Mudu tourism
Mudu tourism
Mudu tourism
Mudu tourism
资讯分类

明朝的那座桥

  • 分类:木渎游记
  • 作者:
  • 来源:
  • 发布时间:2016-11-07 23:31
  • 访问量:

【概要描述】

明朝的那座桥

【概要描述】

  • 分类:木渎游记
  • 作者:
  • 来源:
  • 发布时间:2016-11-07 23:31
  • 访问量:
详情

给一座桥取名为“永安桥”,就如同把人叫做“冯小刚、刘国梁”一样,寓意直接,所用者众。全中国有数不清的冯小刚也有数不清的“永安桥”。如同那些名气的小刚、国梁一样,许多座永安桥都隐匿在茫茫人海中。

而苏州木渎山塘街的“永安桥”可不是“路人”的角色,它在“中国永安桥排行榜”中绝对占有重要席位。

这座建于明朝弘治十年的单孔花岗岩石桥,惯看人世风雨已经有五百年,并且至今仍然清健、坚实。在桥下是香溪游船的必经之处,坐木船经由桥洞时,可以清楚地看到古人在拱圈石壁上刻着的提示:“放生河,禁止采捕“。有人说这是古人的”环保意识“,我却愿意相信这是古时朴素的人道主义。

永安桥不是独立的景点,它身型不大,无声无息地站在严家花园斜对面,却有它的威仪,经过的人们,都免不了回头多看它两眼,甚至本不想过桥的人,都会试着拾阶而上。

它实在是一座很养眼的桥,似一件保存完好的艺术品。四根青石柱和八根贯桥宫的长绞石联结酷似矩形的栏箍,敦实、安全,桥头上刻着阳文“一把莲”图案与雕刻都精致考究。

蔓藤植物从古老的石缝里钻出来,重重叠叠包围这桥墩,细细密密地向水面蔓延。几百年来,阳光与香溪滋养着这座石桥,是谁设计了它?是谁建造了它?使它如此浑然天成、安逸美好……

扫二维码用手机看

版权所有 苏州木渎旅游发展实业有限公司 苏ICP备11004175号-1

游客中心:0512-66561218   0512-65517387

Mudu tourism

手机版

Mudu tourism

新浪微博

Mudu tourism

微信公众号